想象在自我建构中的作用
在《赛博空间的奥德赛》中,Mul引用利科的观点,自我建构是一个过程。
根据此观点可以继续思考,想象作为一种非物质的实践,虽然对物质的世界影响不大,但是对于自我建构来说,他起到的作用可能并不比物质性实践要小。
物质性实践会受到这个物质世界的反馈,这些反馈对自我的建构发挥着作用。但是,这些反馈对自我建构的影响是否可以归入物质性实践的影响之中?还是说这些是物质世界通过对物质性实践,对自我建构的一种限制?
同时,想象这一非物质性实践,虽然受到主体文化背景的限制,但是就想象本身来说,并不存在一种强制的限度。换句话说,主体文化背景并没有完全决定想象本身,从这一意义上来说,想象的力量与其可能性相联系,有机会大于物质性实践的力量。
不过,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,大部分文化背景对个体想象力的限制十分强大。举例来讲,个体对“理想个体形象”的想象经常受到大众媒体的影响,呈现出一个被消费主义定义的理想个体。从这一角度来讲,想象力通常情况下并不比物质性实践更具有可能性。
或许,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实践都会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限制和形塑,从而对自我建构造成影响。物质性实践通过大众传媒影响人们的想象,进一步影响自我建构是现在常常存在的现象。
不容忽视的是,社会文化背景并非是给定的,这种自我建构形成之后,也对社会文化背景本身产生了影响。这种反身性值得探究。
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-相同方式共享 4.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。